本文转自:人民网-安徽频道盈透科技
晨曦微露,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已悄然开始;午间骄阳,河道保洁、排水溯源、无人机巡查、边角地块整治正全面铺展;夜幕低垂,规范摊群点亮温暖灯火升腾烟火气……在合肥高新区长宁中心,城市精细化管理正与市民生活的脉动精准“同频”。
群众期盼下小区的“全方位”服务
今年以来,长宁中心奏响小区精细化管理蝶变三部曲 。硬件焕新,安全指数大提升。对老旧安置小区实施地库维修改造、消防维修、小区微更新等项目,较大安全隐患整改率100%。环境提质,居住品质再升级。开展楼道清洁、电动车消防安全、“30分钟改变你的回家路”志愿服务等专项工作,每月消除各类乱象600余条,居民满意度升至90%以上。服务多元,智慧治理显成效。成立“国企物业+社居委”模式的物业服务中心升级回迁小区管理模式,常态运行党建联席会、“逢四说事”等议事平台,推进“随手拍”“吹哨”等智慧高新系统应用,实现居民有事随报、问题闭环处置的良性循环,小区环境品质明显提升。
盈透科技
维修后的复兴家园小区地库。
夜灯璀璨下摊点群的“不打烊”治理
当暮色浸染城市,合肥高新区长宁中心文曲路与习友路交口向南路西侧却刚燃起灯火。烤串的滋滋声、水果摊的吆喝声、城管队员巡逻的脚步声交织成独特的夜间韵律。昔日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已蜕变为规范有序的夜市摊群。长宁中心通过“五个统一”(统一安装油烟净化器、统一保洁和垃圾、污水收集等)和“六个禁止”(禁止超时超范围经营等)机制,创新“商户自治”模式,成立摊群点自治委员会,摊主主动维护秩序,安装油烟净化设施,配备垃圾桶,投诉量下降超70%,摊主月均增收超3000元,共引导35家摊贩合规经营,服务周边近万居民。居民称赞:“现在能安心吃夜宵,城管服务很暖心。”
从“马路乱象”到“文明夜市”盈透科技,长宁中心以“晚风式治理”平衡烟火气与秩序,让城市夜晚既活力四射,又温暖有序。
夜间“不打烊”巡查摊点群。
波光粼粼的河湖需“精准化”管理
今年以来,长宁中心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“四拳”出击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精细化提升。借助无人机、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打出问题“全面摸底拳”,形成河湖问题底数台账32条;依托“二三级河长+河道保洁队伍+排水溯源队伍+社区志愿者”四队联动共治打出“精准整治拳”,消除河岸杂物、雨污混接问题60余项;保障实施岳小河断面水质提升等工程项目,打出“猛药去疴拳”,借助“工程手段”力促标本兼治;在小区、企业、楼宇等上门帮扶、全覆盖宣传,打出“深入宣传拳”,推进河道生态环境保护入脑入心。
坝下河河道景色。
盲区失管地块的“触角式”延伸
“燕子河路与文曲路交口这个泽众项目一直无人管理,找不到具体负责人员,院子内部杂物乱堆、违规种菜等乱象丛生,且位于主干道周边,严重影响城市形象。”网格员巡查时发现此问题后,主动上报至吹哨系统。同时,长宁中心主要负责人、分管负责人在“行走长宁”过程中主动对接督考中心、社创、城管大队等部门现场核查、商讨整治方案。面对地块历史遗留的低效闲置性质、无管理主体等困难点,长宁中心积极靠前认领事项,完成地块菜地、杂物垃圾等清理,对黄土裸露区域撒播草籽,并在现场设置告示牌,后续通过督促安装道闸和加强巡查频次来形成长效管理,整治成效获得区职能部门点赞。
从复兴家园、永和家园小区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盈透科技,到文曲路旁规范有序的夜市摊群;从清澈畅流的小西河、岳小河环境到边角地块的全覆盖整治——合肥高新区长宁中心以“绣花功夫”推进的城市精细化管理,浸润着城市的每个角落,让安全、便利、宜居真正融入市民生活的日常。(张汉臣、蔡晓辉 文/图)
配配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